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





2013年10月22日星期二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木棉
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



中文名稱:
      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更多木棉           木棉-棉花-實          木棉0
英文名稱:Common Bombax,Cotton Tree,Silk-cotton Tree、Malabar Bombox
學名:Bombax malabarica DC.Bombax malabaricum DC.(木棉-中植)
Bombax ceiba
 Linn.
別名:木棉(本草綱目),紅棉、英雄樹(廣東),攀枝花(雲南),斑芝棉、斑芝樹(臺灣),攀枝(福建),棉樹、木棉樹、渦木、加薄棉吉貝、古終、瓊枝、Tyaripasai(排灣)。
科名:木棉科(Bombacaceae)木棉屬(Bombax)
原產地:印度、緬甸及爪哇一帶
分布:台灣全島普遍栽植為園藝行道樹
用途:
1. 園藝植栽行道樹:樹姿優美,花大而豔麗,極富觀賞價質,常被栽植於庭園供觀賞用。2.作行道樹用:常被栽種於道路兩旁,作為行道樹,供遮蔭及觀賞用。3. 木材輕軟可製箱櫃、玩具:木材無邊材及心材之分,質輕軟,可製箱櫃、玩具。 4. 食用:花瓣:它的花瓣漂亮鮮豔,可用製作生菜沙拉,也可用各種方式醃漬後食用。花粉:的花粉數量龐大,也有不少蜜露,可供蜜蜂及小鳥採蜜食用。5.果內棉毛可作填充物,種子可供榨油:它那用來幫助種子散布的綿毛,質地輕柔,是絕佳的棉被及枕墊材料,可多加蒐集利用;種子含油率高,可供榨油用。6.藥用:性味:樹皮:辛、苦、涼;根皮:辛、平;花:甘、涼。效用:樹皮:清熱解毒,散瘀止血。治風失痹痛,泄瀉,痢疾,慢性胃炎,胃潰瘍,崩漏下血,瘡瘍腫痛。根皮:袪風除濕,清涼解毒,散結止痛。治肝炎,風溼痹痛,胃潰瘍,赤痢,產後浮腫,瘰癧,跌打;花:清熱,利濕,解毒,止血。入涼茶。治泄瀉,痢疾,咳血,吐血,血崩,金瘡出血,瘡毒,溼疹。
莖:高可達 30 公尺,徑 20~50 公分樹幹通直,常具有瘤刺,具有多數的枝條;側枝輪生,水平伸展;小枝粗硬,平滑無毛;木材質輕而軟。
葉:葉互生,多叢集於枝條的先端,掌狀複葉;小葉 5~7 枚,長橢圓至卵狀長橢圓形,長 10~20公分,寬 4~6公分,先端銳尖,基部楔形或略鈍,紙質,葉緣有疏鋸齒,表面為有光澤的綠色,背面淡綠色,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;小葉柄長 3~5 公分,內面有溝紋;葉柄長 14~18 公分,平滑;冬季落葉。
花:花單生,大型,開放時徑 8~13 公分,豔紅色至橘紅色,肉質,極具觀賞價值,多先葉開放,簇生於枝頭;花梗粗壯,長 3~7 公分,褐色;花萼杯形,革質,多成二裂狀,黑褐色,長 3~5 公分,徑 3~4 公分,兩側均被星狀毛;裂片卵形,先端鈍;花瓣五枚,倒卵形,長 6~8 公分,寬 3~4 公分,先端鈍或淺二裂,厚,略肉質;雄蕊多數,合生成五束,內側雄蕊的花絲先端呈二叉狀;花柱伸長,柱頭五裂,深紅色。花粉可餵養蜜蜂,花瓣洗淨後,可炸食或主食,味道甚佳。
果實:蒴果橢圓形,長 12~16 公分,寬 5~7 公分,熟時五瓣裂,木質;內具棉毛及種子,種子黑褐色,密被長棉毛,倒卵形,光滑,徑約 0.2~0.4 公分,寬約 0.2 公分,種子被絲狀毛茸所包藏。
特性:高約 10~20公尺,平出幼樹時數皮和枝條具有短而粗的圓錐狀刺,老時脫落,為一種自衛武器,可防止動物摩擦,損害樹皮樹幹直立,側枝輪生,作水平伸展木材質輕而軟。葉互生,多叢集於枝條的先端,掌狀複葉。初春時,花先葉開放,呈橘紅色或者橘色,花大,肉質,花徑達 8~10公分,簇生於枝頭。在亞熱帶的台灣,木棉成了落葉的樹種,冬季葉片掉得精光,變為標準的禿枝寒樹;春季花蕾迅速長大,旋即芳華滿樹,繽紛無比;等花期將結束,葉芽即快速竄出,不久油綠一片,清風徐來,另有一種婆娑的美。木棉繁殖採種子繁殖,最好將種子消毒或加發根素後,發芽率較高,
‧更多資料http://plant.tesri.gov.tw/plant100/WebPlantDetail.aspx?tno=441001010 木棉應紹舜 臺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四卷 p459 木棉 811215 初版
邱年永 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(4)-107木棉 P124 台北南天書局
http://subject.forest.gov.tw/species/twtrees/book3/150.htm 木棉中國植物誌 第 49(2) 卷 106 頁  PDF 木棉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木棉 92年10月314頁 
拍攝地點:國立大甲高工。(970322)             ~本文自http://kplant.biodiv.tw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