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

西洋蒲公英


中文名稱:
西洋蒲公英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更多西洋蒲公英
‧英文名稱:
Common Dandelion
‧學名:
Taraxacum officinale Weber
科名:菊科(Asteraceae)蒲公英屬(Taraxacum)
‧別名:蒲公英、蒲公草、藥用蒲公英、歐洲蒲公英
原產地:原產歐洲,北美、加拿大均有分布。
‧分佈:歸化植物,台北、桃園、台中、嘉義,阿里山、清境農場皆有分布
‧用途:1.藥用:性味:全草:苦、甘、寒。效用:全草:清熱解毒,利尿,消癰散結。治上呼吸道感染,急性扁桃體炎,眼結膜炎;流行性腮腺炎,急性乳腺炎,胃炎,腸炎,痢疾;肝炎,膽囊炎,急性闌尾炎,泌尿系感染,骨盤腔炎,癰癤疔瘡,蛇、蟲咬傷。外用鮮品適量,搗敷患處。
‧莖:全株光滑幾無毛,質柔軟,內含白色乳汁,根粗大,單一或數條深入土中,側生多數細根,淡褐色;根莖短,殘留葉痕。
‧葉:
葉基生,叢生多數,具柄或略翼柄,稀被白色毛,淡綠色至紫紅色,陽光充足者顏色愈深,葉片伏地或斜上,長倒披針形或披針形,長 15~36 公分,寬 4~8 公分,葉緣深裂為羽狀,部分裂片呈疏生線形針狀銳尖,略逆生,葉端三角狀鈍尖或銳尖。
‧花:
花梗由根莖先端伸出,單一,不分枝,花期間陸續生長,梗出現即見花蕾,逐漸伸長至種子成熟時為止,長 15~57 公分,徑 0.3~0.5 公分,紫紅色或綠色帶紫色斑點,先端著頭狀花序 1 朵,花展開時,徑 4~4.5 公分,總苞綠色,線狀披針形銳尖,長 1~1.5 公分,寬 0.2~0.3 公分,外層略向外彎,內層線狀披針形,銳尖,比外層稍長而寬;舌瓣花黃色,鑿形,先端 5 淺裂,輪狀重疊,兩性結實,聚合而向內;雌之花絲呈細絲狀。花期在春天。
‧果實:種子成熟時展開成球狀,冠毛呈傘狀,藉以飛翔散播。
特性:越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全株光滑幾無毛,質柔軟,內含白色乳汁,根粗大,單一或數條深入土中,側生多數細根,淡褐色;根莖短,殘留葉痕。葉基生,叢生多數,具柄或略翼柄,稀被白色毛,淡綠色至紫紅色,陽光充足者顏色愈深,葉片伏地或斜上,長倒披針形或披針形,長 15~36 公分,寬 4~8 公分,葉緣深裂為羽狀,部分裂片呈疏生線形針狀銳尖,略逆生,葉端三角狀鈍尖或銳尖。花梗由根莖先端伸出,單一,不分枝,花期間陸續生長,梗出現即見花蕾,逐漸伸長至種子成熟時為止,長 15~57 公分,徑 0.3~0.5 公分,紫紅色或綠色帶紫色斑點,先端著頭狀花序 1 朵,花展開時,徑 4~4.5 公分,總苞綠色,線狀披針形銳尖,長 1~1.5 公分,寬 0.2~0.3 公分,外層略向外彎,內層線狀披針形,銳尖,比外層稍長而寬;舌瓣花黃色,鑿形,先端 5 淺裂,輪狀重疊,兩性結實,聚合而向內;雌之花絲呈細絲狀。種子成熟時展開成球狀,冠毛呈傘狀,藉以飛翔散播。花期在春天。
‧更多資料:
http://plant.tesri.gov.tw/plant100/WebPlantDetail.aspx?tno=539102020  西洋蒲公英
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(1) 
223西洋蒲公英 p228 台北南天書局中國植物誌 第 80(2) 卷 050 頁 藥用蒲公英 PDF
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 
西洋蒲公英 92年10月467頁
‧拍攝地點:南投縣仁愛鄉清境農場(971114)。阿里山(970317)。北歐四國原野(1020604-1020610)


本文引自:http://kplant.biodiv.tw/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